最近,關于養老問題的討論非常熱烈。畢竟人都有老的那天,但是面臨養老問題就顯得非常“嚴峻”了。畢竟,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。隨著老年人越來越多,養老問題是一個必須面對的問題。但換言之,城市人口養老問題仍然比較樂觀。相比之下,農民養老問題也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。作為農民,他們也希望將來能靠老有所養,但目前的問題是一些農民根本不敢想。
畢竟,作為一個農民,養老問題是非常現實的。例如,一些老人沒有孩子,或者他們孩子比較少,所以這個問題就出現了,僅僅依靠農村養老金是不夠的。即使老人家里孩子多了,到時候是不是能盡孝心去養老,有的老人也是未知。所以,農民不敢想,他們只有在有能力的時候做得更多,為自己存點錢。但是像城市人老了以后,一方面是退休金,一方面是養老金,可以說農村老人和城市老人就有了很大的區別。
然而,近年來,我國對養老保險的關注度越來越高。畢竟,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,那么誰來解決這些問題呢?當然是國家。因此,我國有關部門也高度重視養老金問題。從每年的養老金財政撥款來看,老年人可以按時足額領取養老金。可以說,從目前的數據來看,中國的養老政策每年都在變化。目前,我國養老金已連續增長16年。2021年以來,養老金再次調整,可以說已經迎來了連續17次上調,但養老金上漲的“速度”肯定趕不上通脹。
而且,中國的平均預期壽命比過去增加了。此外,老年人除了要保證生活質量外,還需要一筆錢來抵御未知的風險,比如重大疾病、事故等。因此,光靠養老金肯定是不夠的。
因此,養老保險制度不僅要包括基本養老保險,還要包括商業保險和企業年金,形成健康的制度,個人和家庭要提前準備。這與國家提出的個人養老金制度不謀而合。
養老金將大幅度調整,養老金將增加
在當今社會,養老保險制度的主體地位是基本養老保險在社會保障中的地位,其次是企業年金,最后是個人養老保險。什么是個人養老保險?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個人購買的儲蓄和商業養老保險。
其實,早在上個世紀,個人養老金制度就已經提出。到2020年,多個有關部門聯合部署,繼續完善個人養老金制度;到2021年,在有關部門的新聞發布會上明確個人養老金制度將“面世”。
此外,今年5月,中國銀保監會公開表示,重慶、浙江將從6月起正式啟動商業養老保險試點。目前,具體方案已落實,暫定一年期限。從這個角度看,下一步試點范圍肯定會繼續擴大,個人養老金制度也會很快得到完善和實施。
一旦有了個人養老保險,那么除了基本養老保險之外,退休老人的養老金也會增加,這對每個人都有好處,對每個家庭來說,也能減輕很多養老負擔。
一般來說,老年人沒有收入來源,光靠基本養老金肯定是不夠的。如果是個人儲蓄,在通貨膨脹的影響下,它可能會在幾十年內貶值。因此,這種用金錢投資購買商業保險既能省錢又能受益,可謂一舉兩得。
現在,個人養老金制度正在加速推進,相信很快就會正式“啟動”,人們就不用擔心養老金問題了。而百姓們對于養老問題,也就不用個人擔憂了。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為養老做好“準備”呢?你們支持個人養老金制度嗎?
(本文系永益財經原創文章,轉載來源于百家號永益財經)